促進兒童心理健康
共同守護美好未來
10月10日 世界精神衛生日
2023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,全國宣傳主題為“促進兒童心理健康,共同守護美好未來”。青少年兒童是國家的未來、民族的希望。青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,事關全民健康、社會穩定和家庭幸福。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頻發,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。
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問題
1、首先,要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識,有心理方面的意識。一般出現心理問題均會伴有一些癥狀表現,如飲食、睡眠出現異常,注意力、記憶力、學習狀態、社交等方面出現反常等,這些都可能是心理問題的表現,需要家長和老師格外注意。
2.其次,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及情緒心理狀態。如果孩子的行為明顯不符合常態或者與之前行為有嚴重的異常,都要引起注意,必要時向專業心理老師求助。比如,開朗的孩子近期卻特別退縮膽小,經常噩夢連連;變得拖拉、粗心,喜歡打斷大人的話、坐立不安等,這些都可能是出現了心理方面的問題。
3.最后,要懂得分辨孩子的問題是正常發展還是心理問題。作為家長和老師,要清楚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,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,在此基礎上來分辨孩子的心理狀態。比如青春期情緒波動大易激動、開始反駁父母、什么都不跟父母說,如果家長清楚孩子青春期的發展特點,遇見此情況就不必緊張。
1. 真誠溝通交流。不要一味否定、批評青少年的外在行為表現,要與青少年真誠溝通,分析其行為表現存在的內在心理需求和困惑。當他們需要你的時候,你的真誠與幫助是他們能否做出正確決定的關鍵。當你和青少年說話的時候,要全神貫注,不能心不在焉。
2. 合理幫助引導。用微笑與鼓勵來減輕青少年可能面臨的學業和人際關系壓力,引導他們培養積極的興趣愛好,鼓勵他們多參加藝術和體育活動,學會自我調節。
3. 盡量避免沖突。良好的溝通和善意是治愈心理問題的良藥,要始終對孩子保持尊重和開放的態度去溝通,真正做到平起平坐,“平視”他們,而非低頭“俯視”、訓斥他們,這樣只會讓心靈的距離更加遙遠。
1.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,身心健康密切關聯、相互影響。
2.適量運動有益于情緒健康,可預防、緩解焦慮抑郁。
3.出現心理問題積極求助,是負責任、有智慧的表現。
4.睡不好,別忽視,可能是心身健康問題。
5.抑郁焦慮可有效防治,需及早評估,積極治療。
6.服用精神類藥物需遵醫囑,不濫用,不自行減停。
7.兒童心理發展有規律,要多了解,多尊重,科學引導。
8.預防老年癡呆,要多運動,多用腦,多接觸社會。
9.要理解和關懷精神心理疾病患者,不歧視,不排斥。
10.用科學的方法緩解壓力,不逃避,不消極。
親愛的市民:
宜豐正鞏固全國文明城、國家衛生縣創建成果!請文明用語、誠信經營、禮讓行人、公共場所不吸煙、不高空拋物……宜豐是我家,創建靠大家!